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工作动态 > 动态信息

校关工委举办“院士回母校——线上讲堂,重温经典” 师生集中学习交流展示活动

为进一步做好“院士回母校——线上讲堂,重温经典”宣传展示工作,9月17日由校关工委主办,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关工委承办,校团委、校友部联办,“院士回母校——线上讲堂,重温经典”师生集中学习交流展示活动,在地环大楼D111会议室成功举行。校关工委徐远通副主任、杨云副主任、校关工委委员、物理学院退休老师张宏杰教授、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退休老师谭昆智教授、校团委周昀副书记、校友会黄源穗副秘书长、校关工委方淑琼常务副秘书长、学院关工委主任党委谷晓丰书记、学院退休老师刘琦教授、陈俊合教授、邓良炳教授、院团委孟祥韵副书记,以及来自各专业各年级的优秀学生代表参加了交流活动。交流活动由学院党委张春华副书记主持。


  
谷晓丰书记首先代表学院感谢校关工委对学院的信任和支持,感谢关工委退休老师代表和学院退休教师对我院学生的关爱。谷书记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学院近年的发展状况,表示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引导老师对标“四个统一”和“四个要有”的要求,即“教书与育人相统一,言传与身教相统一,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,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”,“要有理想、信念,要有道德情操,要有扎实的学识,要有忍耐之心”,以德施教、以德立身、关爱学生的良好氛围;希望同学们在老师言传身教下,适应新形势,新挑战,不断成长,能够继承我院前辈们的精神。


 
   接着,大家一起回顾了“院士回母校”活动中地震与防灾工程专家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天津大学校友谢礼立院士的采访精彩片段。
之后,与会的几位退休教授饱含深情地与大家分享了他们的爱国奋斗体会,谈到了自己年轻时学习和工作的经历,以及地理事业工作几十年的收获,并表达了对学院的关注和学生未来发展的期望。他们结合自己的经历与经验,鼓励在校同学在学习中要注重拓宽知识面,要多实践,并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;地理学的基础很重要,打好了基础,在深入具体研究时才能触类旁通,事半功倍;要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,多问一些为什么;在为人处世方面,不要太‘书呆子’,要学会处理好与他人之间的关系。


 
在交流过程中,与会学生代表分享了自己看完院士回母校视频、听完在场老师们的分享后的所思所想,除了学习方面的心得体会,同学们对于先辈学习环境的艰苦、行事作风的高尚、对于国家、学校的深厚感情、对于地理学事业的深切热爱,都体会颇深。与会老师们也耐心解答同学们学习生活的疑惑,师生畅所欲言,其乐融融,同学们都收获颇丰。


 
最后,徐远通副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,对本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都表示了肯定,阐述了对院士精神的理解,就是“将对自身人生理想的追求与中国梦相结合”,希望要学习的就是如何治学做人、敬业和报国。
徐副主任带领在场的老师和学生们深情回忆着过去,领唱和老教授们一起唱起了《勘探队员之歌》“....背起了我们的行装,攀上了高高的山峰,我们满怀无比的希望,为祖国寻找丰富的宝藏!"温馨激励,把会场推上了高潮共鸣的气氛。
徐副主任提出要继续“攻占科学堡垒”,强化学术基础,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,并对中山大学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。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“科学家精神”即“爱国精神、创新精神、求实精神、贡献精神、协同精神和育人精神”,表达了对院士们的敬佩,也表达了对中大学子的期盼,希望同学们以院士作为楷模,在新时代勇担使命,砥砺奋进,成为“德才兼备、领袖气质、家国情怀”的社会主义接班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