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山大学第十一届教学督导团督导聘任仪式举行
9月30日上午,我校第十一届教学督导团督导聘任仪式在南校园怀士堂举行。罗俊校长、黎孟枫副校长出席仪式,第十一届教学督导团全体督导代表,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。聘任仪式由黎孟枫副校长主持。
罗俊校长在聘任仪式上指出,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,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大学的责任。我校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工作,确立了“德才兼备、领袖气质、家国情怀”的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,各专业积极贯彻全校人才培养总目标,制定了体现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。教学督导团的组建是实现学校“十二字”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。
罗俊校长对督导工作提出了四点期望与要求:首先,要把握学校人才培养的大方向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弘扬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要遵守教师守则,传递正能量。第二,要考察教师的工作态度。教师对学生最大的“善待”,就是认真教学,使学生增长知识、获得能力。第三,要研判教师的业务水平。学校已经通过小班教学、考教分离等一系列措施激励教师认真教学,并逐步形成全校更加重视教学的氛围。在听课时,督导要有针对性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,与教师发展中心一起,提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。第四,要建立督导组织架构、制度和标准。督导的重要职责是监控课堂教学质量,督导工作应逐步建章立制、有章可循,形成好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。
罗俊校长表示,学校近年来引进了不少科研能力强、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,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青年教师,如何引领他们从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成长为优秀的人民教师,需要各位教学素养深厚、教学经验丰富、工作作风严谨且具有奉献精神的督导员,来向他们传授教学经验,对教学环节提出改进建议。他希望,督导团的各位督导在工作开展时,不仅仅是“督”,更要关注“导”,发挥各位督导员的优势,指导、帮助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,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。
据悉,在招生体量较大、课程数量较多、新进教师逐年增加的情况下,学校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加强教学监管和质量监控,改变以往抽查式的督导方法,组建大规模、高水平的督导团,建设全范围覆盖、全流程监控的质量监管体系。本届督导团在人数上有了大幅度的增加,从上届的36名增至166名;工作模式也有较大转变,从以往的抽查式、验证式听课,转变为全覆盖听课、全流程监督督导形式。
附件:中山大学第十一届教学督导团督导名单
(按姓氏笔画排序,涂红部分为校本部退休职工)
于洪彦、马丽萍、马 林、马 静、王子莲、王方海、王永丽、王红一、王劲松、王学钦、王 茜、王荣新、韦 曦、方向红、邓美海、古南永、卢 江 叶创兴、叶贤基、包定华、邝健全、冯 原、匡 铭、师晶丽、吕宝凤、朱兆华、任泽舫、任 强、刘 飞、刘玉岚、刘玉葆、刘丙军、刘 扬、刘 杏、 刘 虎、刘济科、刘娥平、江丽芳、汤美安、安林坤、祁存谦、许云和、许永杰、孙连鹏、纪玉莲、苏宜香、杜 莉、杜敏联、李攻科、李宏新、李春海、李适宇、李胜兰、李艳红、李晓东、李 娟、李 淼、李静波、杨志军、杨 智、杨 燕、杨 霞、吴 炜、吴 祥、吴培冠、邱礼鸿、邱雅芬、佟 君、佘峻聪、邹小勇、邹永利、宋 嵘、张小英、张卫红、张为西、张 宁、 张永义、张利红、张 珂、张保华、张 亮、张晓红、张 健、张新萍、张黎明、陈六平、陈汝筑、陈弟虎、陈宏辉、陈瑞莲、陈穗俊、邵元智、范若兰、范淑华、林汉良、林伟鹏、林 琳、林锦峰、林 滨、欧阳光、罗蔚茵、周小兵、周开国、周天芸、周汉建、周丽华、周国梅、周育人、周燕斌、郑国坚、孟跃中、赵 克、赵福利、胡前胜、钟明华、施卓敏、姚美村、 贺竹梅、聂静虹、徐文俊、徐红罡、徐忠明、徐莉萍、凌均棨、高全洲、郭立新、郭丽娜、郭荣平、黄志纾、黄洪铮、黄敏儿、龚孟濂、符立梧、康显桂、梁力建、梁玉成、梁宏斌、梁 栋、彭晓谋、董上德、董丽明、蒋小云、韩小芸、童叶翔、童庆生、曾国军、曾昭式、曾宪礼、曾 蕾、温盛霖 温琰茂、路永和、简茂球、詹希美、蔡 铭、管东生、廖贵清、翟 伟、樊莲香、樊 琦、黎伟标、黎罗罗、潘敬运、戴 凡、戴 冽、魏志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