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工作动态 > 动态信息

中山大学召开事业发展报告会

   1121日上午,中山大学事业发展报告会在梁銶琚堂召开。罗俊校长作《加强十三五规划建设,积极实施综合改革,加快推动学校跻身国内大学第一方阵》的报告。报告会由校党委书记陈春声主持。


罗俊校长作《加强“十三五”规划建设,积极实施综合改革,加快推动学校跻身国内大学第一方阵》的报告


  罗俊表示,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,作为一个共同体,意味着全体师生员工要共同承担当下,共同创造未来。举行事业发展报告会,就是要将学校关于近期变化及未来发展的思考作一通报,凝聚共识,以期共同面对学校发展所带来的各种的机遇和挑战。

罗俊梳理了学校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性问题。他指出,学校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,十二五期间,学校办学总经费快速增长,师资队伍水平进一步提高,承担国家重大科学任务的能力进一步提升,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,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排行榜上基本保持排名提升的态势,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不断缩小。这些表明学校已经发展到了重要的阶段,要实现进入国内大学第一方阵的目标,必须深入思考如何解决制约学校办学水平提升的深层次问题。

罗俊指出,国务院近日出台《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》,表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计划,对中山大学而言,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。学校在2012年党代会上提出把中山大学建设成为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,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,在今年春季的工作研讨会上又明确了跻身国内大学第一方阵的目标。其核心问题是要缩小中大与目前居于第一方阵的大学之间的差距,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要素进行考察评价,将这一目标具体化、可操作化。

罗俊重点阐述了对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主要考虑。关于德才兼备、领袖气质、家国情怀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,要以培养学术精英为重点,立足于培养行业领袖人才;要以育人为核心完善人才培养体制。关于人事制度改革,将按照分类评价、突出绩效、保持活力的原则,积极探索新的人事管理制度,不断优化学校各类人员队伍。关于学术研究,要维护好在多年的办学传统中形成的宽松自由、鼓励探索的科研氛围,在普遍提升各领域学术水平的基础上,进一步提倡三个面向三大建设,即以面向学术前沿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、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指导思想,积极构建大平台、组建大团队、承接大项目。关于多校区建设,学校正在形成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,各校区将既统筹发展、合力支撑,又相互错位、各具特色,共同支撑中山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。关于学科布局调整,学校希望所有的一级学科都能够入主流、立潮头、走出去,要建设本学科的支柱性学科方向,融入国际国内主流学术圈,并在这些方向上保持国内外优势地位,有实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。关于校园环境建设,学校将不断改善师生工作和生活环境硬件条件建设,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和学风软环境建设。

罗俊强调,学校正积极推行综合改革,保障十三五规划重点任务落实。十三五期间,要突出综合改革的系统性,注重通盘设计、统筹实施;要探索建立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,做好三个守护,即守护大学精神以解决现代大学制度的精神内涵问题、守护游戏规则以解决现代大学制度的执行力问题、守护多数人的利益以解决现代大学制度的价值性问题;要建立满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要求的科学的分类评价体系;要进一步明确大学育人的根本职责,塑造最优秀的教师培养最优秀人才的大学精神内核;要牵住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牛鼻子,按照重心下移、权责明晰、一事一管的原则,建立以二级单位绩效评价为核心的定岗定编制度;要进一步探索建立和完善以延伸管理为核心的新的多校区管理体制;要加强党组织建设,为综合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核心保障。


陈春声书记主持报告会

陈春声指出,罗俊校长的报告代表了大学的意志,所提出的战略目标和各项重要举措,广泛征求过师生员工的意见,经过了包括双代会、学术委员会、校长办公会、党委常委会等在内的一系列议事决策程序。全体师生员工要在报告的基础上凝聚共识,各单位要认真组织传达、学习和讨论;要主动转变思想观念,认识到中山大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或新的发展阶段的入口上,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学校的发展变化;要集思广益,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出更多专业超越、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,助力中山大学从优秀走向卓越。
   陈春声还结合实际,重申了有关干部监督管理、科研经费管理方面的具体规定。

  

全体校领导,校长助理;各二级党委(党总支)、党工委,校机关各部、处、室,各学院、直属系,各直属单位,各附属医院(单位),产业集团的副科实职以上干部;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、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、国家临床试验研究中心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、地方研究院等有关科研机构正职负责人;两院院士、长江学者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、千人计划引进人才;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成员、校学术委员会全体成员、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成员、校教师编制核定与职务聘任委员会全体成员;教授二、三级岗教师;全国、省级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;各民主党派省直基层组织、校侨联负责人;离退休教职工代表;各双代会代表团团长、二级工会主席、校工会委员、校工会各专门工作委员会委员共10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。